對于頭暈,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體會,有人稱自己的頭暈是“眩暈”,是“恍恍惚惚”,是“頭重腳輕”或是“昏昏沉沉”,還有人描述“像喝了二兩酒似的”...
也就是說,頭暈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體驗過,但是為什么每個人的描述有差別?因為同樣是“暈”,但具體的類型并不相同。
頭暈是神經內科門診最常見的癥狀之一,可以說,來神經科看病的患者最起碼有一半以上是來解決頭暈問題的。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,常常反復就診頭暈問題。
頭暈是一種綜合病癥,背后卻有著不同的病因。
01
被張大爺當作是頸椎病的“頭暈”
第一大類頭暈的原因是腦血管病。
70歲的張大爺(化名),平時就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頸椎病,這次是因為突然出現頭暈、惡心、走路不穩來看病。
一見醫生,張大爺就先入為主,說自己頭暈是因為頸椎病犯了,讓醫生給開點藥吃治治頸椎病。
通過觀察,醫生發現張大爺年齡偏大,并有多種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,經過查體發現他還有左手動作笨拙的體征。
所以醫生告訴他頭暈首先考慮急性腦梗死,并勸說他做了頭顱核磁共振檢查,結果證實了醫生的判斷,張大爺是左側小腦的急性腦梗死。
而這種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腦梗死范圍增加及腦水腫等并發癥加重的情況,甚至有生命危險。
好在張大爺沒有固執己見,及時檢查,配合醫生積極治療,最后痊愈出院。
由此看來,腦梗死并不是都會出現嘴歪眼斜、偏癱、言語不清、流口水等,頭暈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癥狀,有的時候可以說是嚴重腦梗死的一個預警信號。
02
被李大爺當作是腦梗死的“頭暈”
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頭暈是前庭周圍性的病因,包括良性位置性眩暈、梅里埃病、前庭陣發癥、前庭神經元炎等常見疾病。
前庭,是長在內耳里,專門掌管平衡和眩暈的結構。
據統計,前庭周圍性疾病是頭暈的最常見原因,這類疾病雖然發病率高,發作急性期頭暈癥狀重,但是不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,也就是說雖然當時很難受,但一般預后好。
這次來門診的還是一位70多歲的李大爺(化名),一進診室門就說自己不得了啦,只要往左邊轉頭感覺整個世界就旋轉起來,眼看著就要摔倒暈死過去了,但是只要趕緊轉回來,立馬又不暈了。
老爺子問醫生:“我這是不是要腦梗死了?”
其實,這種與體位相關的短暫性發作性眩暈,就是我們常說的良性位置性眩暈,也叫耳石癥。
這種病各年齡段都可能會發病,給予改善前庭功能的藥物及手法復位等治療,一般都能較快恢復。
04
反復頭暈頭痛怎么辦?
查查核磁才放心!
在對頭部的檢查中,常會用到MRI——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來進行篩查。MRI對于顱腦及其脊髓有很好的診斷作用,對于頭部疾病的早期預防和篩查有非常重要的意義,是常用的頭部檢查方式之一。
1、MRI檢查的原理
MRI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,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,在外加磁場內,利用核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并重建出人體信息。雖然MRI(核磁共振)名字中帶有“核”,但MRI既不靠外界的輻射、吸收與反射,也不靠放射性物質在體內的γ輻射,對人體沒有輻射。
2、MRI檢查的優勢
☆對人體無傷害
不采用射線成像,對人體完全無害;
☆三維成像
原生三維斷面成像,可獲得多方位的圖像;
☆軟組織成像質量高
成像分辨率高,清晰顯示腦部細微改變;
☆檢查方便無死角
任意方向直接切層,無需變動受檢者體位,無觀察死角;
☆無創性檢查
不需要注射藥物,可進行心臟和血管的清晰成像。
正因MRI擁有上述諸多優勢,目前已經應用于全身各系統的成像診斷。愛康集團旗下君安分院推出單部位核磁檢查設備,采用西門子3.0T超靜音檢查,成像速度更快、更清晰、噪音更低!可在早期無癥狀時發現腦部出現的微小病變,讓腫瘤、心腦血管等疾病無處躲藏!